今日,转融券“T+1”正式实施——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正式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。
测试顺利完成,转融券“T+1”今日正式实施
在刚刚过去的上周六(3月16日),各券商开展了“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业务”通关测试。多家券商的业务人士向记者反馈,通关测试已顺利完成,确保今日及之后业务平稳运行。
1月28日,为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,证监会公布了两项调整: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融券出借;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,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。第一项调整已于1月29日起实施,而因涉及系统调整等问题,第二项调整则自3月18日起实施。
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。
融资是可以向证券公司借钱购买股票,就如同一个人想要买一辆车,认为物超所值,也就是看多,但手头没有足够的钱,于是他选择向银行贷款,然后用这笔贷款购买了车辆。在这个过程中,银行提供了资金支持,这就相当于证券公司开展融资业务。
融券则是有人认为这辆车的价格过高,也就是看空,希望开展售车业务,等待车价下降,借此赚取差价,也促进车价回归公允,这样他需要向有关机构支付一定保证金来借出车辆进行销售,这就相当于证券公司的融券业务。
融资融券投资者门槛比较高,需要账户最近20个交易日,日均证券类资产不低于50万元,并且开立证券账户满6个月,还要进行窗口指导和风险测评。不仅如此,融资融券业务和普通证券投资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强制平仓的风险。
监管明确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
2月6日,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“两融”融券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。
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,经研究决定,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: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,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,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,存量逐步了结;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,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(变相T+0交易)的投资者提供融券;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,证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,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。
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自2月6日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来,市场转融券规模大幅下降。数据显示,截至3月15日,转融券余额为601.46亿元,较2月6日下降31.36%。同时,随着转融券存量逐步了结,融券余额亦大幅下降。截至3月15日,A股融券余额为427.57亿元,较2月6日的596.19亿元下降了168.62亿元,降幅为28%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3月15日,此前惹争议的“限售股转融通出借”迎来最严禁令,证监会发布《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(试行)》,其中,在“有效防范绕道减持”方面规定中提及,禁止大股东、董事、高管参与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,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、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,防范利用“工具”绕道减持。
实际上,监管对限售股转融通出借早有相关规定,今年年初,证监会就要求,今年1月29日执行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。业内人士表示,此次监管口径由“暂停”明确为“禁止”,也彻底堵上限售股转融通出借的漏洞。
校对:廖胜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