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返回更多

儿童呼吸道感染增加,专家:“罪魁祸首”不止一种

2023-09-26  新京报  
加入收藏

新京报讯(记者戴轩)近期,有不少北京家长表示,孩子出现了咳嗽、发烧等症状,去儿科就诊时发现门诊排起了长龙,似乎迎来了一轮儿童感染小高峰。记者就此采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专家。

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主任曹玲介绍,每年秋冬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,门诊都会迎来小高峰。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放开后的首个秋冬季,在三年疫情期间,孩子们卫生防护措施做得较为严密,感染各类病原体的机会减少,有些病原体在今年是头一次接触,就更容易感染,近期就诊数量也相应增加。

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有多种,如支原体、副流感病毒、偏肺病毒、鼻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。这些病原体既可以同时感染,也可以轮番感染,且从症状上不太容易区分,一般要依靠病原学检测。

在易感人群的年龄结构方面,支原体一般感染学龄期儿童,现在也出现更小的孩子感染;呼吸道合胞病毒侧重于感染一岁以下的孩子;副流感病毒则可以感染各年龄段儿童。

曹玲提醒,在持续时间上,一般的病毒感染需要3-5天痊愈,支原体感染后痊愈的时间更长。在首次就医之后,家长可在家对孩子保持观察,即便进行了治疗,疾病的自然痊愈也需要时间,不必一次就医没好马上再次就医,这反而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。

在孩子退烧以后,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精神状况。如果退烧后精神状态正常,一般问题不大,如果出现精神不好、食欲不振、呼吸增快、咳嗽剧烈、呼吸困难等状况,要及时就医。

■ 贴士

1、支原体

支原体是比细菌小、比病毒大,能够自我复制、在自然界独立生存的最小原核生物。

支原体感染主要经飞沫传染,潜伏期1-3周,小孩和大人都可以感染支原体,封闭场所和家庭成员间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。

其中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,一般引起中等热度(37.8~39℃)的发热,2-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,比如痰少的阵发性、刺激性咳嗽,夜间加重,发热可持续2-3周,体温正常后仍可有咳嗽。婴幼儿可能会起病较急,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,喘憋比较严重。

在临床上,第一次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可能未被察觉就销声匿迹,也可能几周甚至几个月久治不愈,或者刚刚撤退又卷土重来。

2、副流感病毒感染

副流感病毒(HPIV)属于副黏病毒科的副黏病毒属。根据抗原性,HPIV分为4型,其中HPIV-4又可分为HPIV-4A和HPIV-4B两种亚型。

副流感病毒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,或者是易感者接触了具有感染性的分泌物后,经由手到鼻的“自我接种”方式发生感染。病原体最初感染的部位为鼻部及口咽部黏膜,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大量复制,继而感染可能扩散至下呼吸道,感染后2-5日病毒复制达到高峰,通常在7日后病毒复制开始减少,整体过程呈现自限性。

HPIV感染后所致呼吸道感染的严重程度与病毒主要复制部位有关,这与HPIV的亚型有关。已有研究认为,儿童常见喘息性疾病主要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,而HPIV是其中的罪魁祸首。

HPIV-1、HPIV-2在学龄前儿童常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,通常起病较急,感染早期可表现为发热、流涕和/或咽痛,随着病情逐渐进展,可出现咳嗽、喘鸣,甚至发生低氧血症、呼吸困难,部分患儿以致需要住院接受治疗。

HPIV-3多见于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,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,临床症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感染类似,只不过RSV常在冬季“活跃”,而HPIV-3则在夏季更“嚣张”。年长儿感染HPIV-3后呼吸道症状也常常偏重,可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甚至肺炎。HPIV-3与肺炎的关系比其他亚型更为密切,住院率更高,住院时间更长。

HPIV-4在成人和儿童中通常只引起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如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等。但是,在小婴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,HPIV-4也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、肺炎等严重下呼吸道疾病。

3、偏肺病毒感染

偏肺病毒(HMPV)属于肺炎病毒科,偏肺病毒属,为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,平均直径约200nm。HMPV包括A和B两个基因型,可分为A1、A2、B1、B2四个亚型,这些亚型常常同时流行,各亚型病毒传播力和致病性未见明显差别。

多数患者出现咳嗽、鼻塞、流涕、低烧等类似感冒症状,时间为3-5天,大部分症状会在1-2周内消失;儿童最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,包括咳嗽、流涕、咽部充血和喉咙痛。HMPV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是细支气管炎、肺炎、哮喘发作。患者常因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。

该病毒与多种症状和呼吸道疾病诊断相关,如鼻液溢、喘息、咳嗽或发热,也有报告结膜炎、呕吐、腹泻和皮疹症状,但不常见。

4、鼻病毒感染

鼻病毒(rhinovirus)是人类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,目前已经鉴定出超过120种。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,将近半数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是由鼻病毒感染引起。

鼻病毒人群普遍易感,好发于儿童。潜伏期为12小时至5天,一般为48小时。该病可经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,也可经鼻、喉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品间接传播。如当人擤鼻涕,或者抠鼻腔时,病毒就会借机跑到手上,通过手再蹭到门把手或其他手碰过的地方。下次其他人再碰到这些地方,病毒就会借机沾上他们的手,再进入他们的身体。

鼻病毒通常寄居于上呼吸道,对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;对婴幼儿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,除上呼吸道感染外,还能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。临床常表现为流涕、喷嚏、咽部不适、鼻塞、咳嗽、咽痛、声音嘶哑、体温不增高或略微增高,容易引起的并发症有鼻窦炎和中耳炎。

5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

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(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,ALRTI)最重要的病毒病原。几乎所有孩子在2岁之前,都有过至少一次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。

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,优势病毒株每年变异,易反复感染;它的传染性极强,主要通过咳嗽和飞沫及密切接触(如抚摸、亲吻感染者)传播,可以在被污染的桌面、玩具等体外存活好几个小时。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对它易感,无法通过疫苗预防。该病毒季节性流行,在我国北方,主要会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流行(多在1、2月高发)。

病毒潜伏期一般为2-8天,通常感染病毒4-6天后出现症状。该病毒具有自限性,对于免疫功能发育正常的孩子,出现轻症感染可以做好家庭护理。

大多数健康的孩子感染RSV后,轻症及感染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,会出现鼻塞、咳嗽、打喷嚏、流涕、低烧等症状。随着病情发展,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、喘息、烦躁不安、食欲减退等,甚至并发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等。

编辑 刘梦婕

校对 李立军

关键词:呼吸道感染      点击(3)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。
▍相关推荐
更多呼吸道感染相关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