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返回更多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2020-07-29    
加入收藏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被马云相中的“人脸识别”技术

继人脸识别之后,狗脸识别也来了。

7月20日,支付宝宣布开放宠物鼻纹识别技术,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宠物保险。具体运用上,支付宝根据鼻纹为宠物建立电子档案。理赔时,刷鼻纹就可以核实身份,进而完成理赔。

而根据天眼查的信息,7月17日,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条专利,其中就包括“狗鼻纹识别技术”。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支付宝的合作对象,便是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。

相较于支付宝,北京旷视科技于大多数人来说,是有些陌生的。但它开发的技术,每个人几乎都用过。

最早的支付宝人脸支付技术,便是来源于这家公司。

在高新技术圈内,做人脸识别出身的旷视科技有着辉煌的历史、响亮的名号。

这家公司差一点就成为“AI第一股”,早前还被马云相中,并获得巨资支持。其公司创始人印奇毕业于鼎鼎大名的“清华姚班”,26岁创业,位居2017福布斯 “30岁以下青年领袖榜单”榜首。研发团队中,四分之三的员工来自清华。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李开复曾这样评价旷视科技:“他们是我多年来见过最强的团队,很多团队有一两个技术精英,旷视整个团队都是。这么强的团队让我想到了早期的苹果和google。”

技术,资金,人才,AI风口,这家公司全都占齐了,不成功很难。

回顾旷视科技的发展历程,绕不开马云这个“伯乐”。

2015年,德国汉诺威信息展上,马云当着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面,用支付宝的人脸支付技术买了一枚邮票,技术的提供者便是旷视科技。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届时,马云为旷视科技站台的消息传遍国内外,这家仅成立三年的科技新秀一战成名。

2011年到2014年,是旷视低头默默努力的三年;而从2015年到2018年,是旷视科技狂奔的三年。

从2015年开始,旷视和阿里的合作逐渐增多。支付宝的刷脸技术,天猫超市的智能物流、芝麻信用身份验证,都有旷视的技术。

2017年,马云通过蚂蚁金服对注资旷视科技,一度成为旷视的最大股东。在马云的支持下,旷视科技一步步成为了价值百亿美元的AI独角兽。

与此同时,旷视科技面临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上市折戟,蚂蚁金服退出,

半年亏52亿

2019年8月,马云退休前一个月,旷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。

恰是此时,“AI第一股”的美誉渐渐传开,可谁也没想到,这会成为旷视科技折戟的开始!

自2019年8月提交上市申请,截至目前,旷视科技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请依旧显示“失效”。很显然,旷视科技并没能如愿上市。

其实,上市失败的公司有很多,原因也各有不同。但归根到底,一定是有一些负面因素存在的。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细查旷视科技在上市之前、上市中的一些事件,可以发现,旷视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:

首先,从客观大环境而言,2019年10月,旷视科技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“实体名单”。此时,距离提交申请不过两月,很可能受到该事件的负面影响。

其次,从旷视科技本身来说,在提交上市申请前不久,有媒体报道,人工智能领域内,有独角兽企业涉嫌购买营收数据,导致部分股东集体退出。恰逢此时,旷视投资人关系又发生变动,以至于外界质疑该公司可能就是旷视。对此旷视也曾回应“所涉变动旨在优化管理层结构,集团层面并无股东退出。”这样的回复,并未打消外界的质疑。

再者,从合作关系来说,蚂蚁金服在19年5月退出股东行列。从一开始,马云虽然看好也需要旷视的技术,但是阿里和蚂蚁金服本身就是注重技术的公司,所以之后也开发出了自己的刷脸系统。这也意味着,旷视科技和阿里、蚂蚁金服这两棵大树的关联度不断下降。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最后,便是亏损。根据公布的数据,2016年、2017年及2018年,旷视分别亏损3.428亿元、7.59亿元及33.51亿元。2018年前半年,亏损7.29亿;2019前半年,亏损52亿元。半年亏掉52亿,对一家做科技公司来说,或许算不上一个太大的数字,但是市场考量的是却是实打实的盈利能力。

这种种,都是上市之路上的绊脚石。

上市受挫之后,创始人印奇在采访中表示:“短期没有特别融资诉求,资本操作需符合公司战略,同时(上市)也没那么着急。”

不着急或许是真的,但是失败的背后,凸显的不仅旷视本身的多种问题,更是整个AI行业的商业化困局!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商业化焦虑,AI公司的普遍困局

不仅是旷视科技,其他AI公司也面临商业化焦虑的困局。

7月上旬,AI圈发生了一件大事,微软旗下的人工智能品牌“微软小冰”被分割了。

对外,微软方和新的拆分公司都表示,拆分是为了商业本土化,以及更自由独立。但是微软此举,不禁让人想到此前被砍掉的微软小娜。被砍的背后,同样是商业化应用受限。

微软小冰和小娜即使有微软这颗大树,也依旧免不了商业进程中的风风雨雨。

究其原因,无论是旷视,还是微软小冰,都属于AI行业。这个行业的普遍特点是,投入大,但是短期内盈利模式以及具体应用受限。

在拓宽商业化道路上,旷视也曾主动出击,做过全新的尝试和努力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2018年11月,旷视曾尝试做智能便利店,试图用AI赋能线下便利店。依托于旷视的技术,便利店把无人收银、算法自动补货纳入了店面改造。

改造之初,新型的数字化便利店的确降低了成本,也提升了购物体验,增加了客流。但由于AI技术投入大,门槛高,对于小本经营的便利店来说,性价比并不高。

很快,智能便利店的风口便过了,结局是大量便利店关停。

由此可见,AI在智能领域的应用前途并不光明。
最近几年,旷视也在开发新的技术,比如:新一代 AI 生产力平台旷视Brain++,帮助企业和开发者提升AI生产效率、规范生产流程。

被马云“抛弃”,上市折戟,半年亏52亿,AI独角兽难逃商业化困局

 

但整体而言,AI公司要想在技术上真正有大的突破,非常困难。其发展依赖于数学、脑科学底层理论的突破,而从理论到技术实现,再到商业运用,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
今年6月,旷视方传出消息,寻求在科创板继续上市。只是创业近十年,在经历了商业环境的冲击和现实的种种阻碍之后,旷视还能热血依旧吗?又还能热血多久?

在此,希望旷视还是能坚持本心,继续沉淀,坚守创始人印奇所信奉的三大原创:一, 星辰大海,永不言弃;二,核心竞争力——深度学习;三,开展商业化,深耕每个垂直领域。

作者:青云
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。
▍相关推荐
更多资讯 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