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返回更多

985、211”和“双一流”三者有何区别?

2023-08-03    步学谈高考
加入收藏

相信各位同学和家长们对“985”、“211”、“双一流”的说法早有耳闻,一提到这几个名词就立刻将它们和“名校”二字联系在一起。能够进入这样的高校,似乎就意味着未来可以进入更好的工作岗位、拥有更加优质的资源条件。

那么,“985、211”和“双一流”具体都是什么含义呢?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?今天小编为大家逐一解答,此外,7月21日 16:00,也会有专业老师讲解三者区别,以及高考优先选大学还是优先选专业?戳码预约!

一、“985·211”和“双一流”具体都是什么

“985大学”是指985工程建设大学,是国家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。1998年5月4日,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,时任国家主席宣告:为了实现现代化,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。由于是1998年5月提出的,故称为985工程。目前,我国共有39所“985大学”,其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。

“211大学”是指“211工程大学”,即面向21世纪、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,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。“211工程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、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,目前我国共有115所“211大学”。

“双一流”是指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和“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”,是国家于2017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高等教育建设领域的重大工程。首批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的有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36所院校,入选双一流建设B类高校的有湖南大学、东北大学、郑州大学等6所院校。此外,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、石河子大学等95所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包括双流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内,共有465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。

二、“985·211”和“双一流”之间有何区别

1、985和211侧重体现学校综合实力,“双一流”侧重体现学校学科建设

无论是“985工程”的39所大学还是“211工程”的115所大学,均是基于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价。在这里“985”“211”可以理解为一种头衔,是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认知,并不体现单独学科在学术领域的学科建设情况。

首批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共计137所,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,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。其成效评价取决于大学整体建设评价以及学科建设评价两个方面,在具有可比性的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,不唯排名、不唯数量指标,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,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,由此可见,“双一流大学”的评定侧重于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建设。

2、985、211大学存在重复,“双一流”大学不存在重复交叉

我国985、211高校的评定存在着重复的现象,即所有的985高校均为211高校。其中,“985工程”大学均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,也称部属高校;除985外的“211工程”大学则多为省部共建高校,地方属性更强一些。

“双一流”则是相互平行的两个评价体系。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、重点建设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,共计42所, 在原来39所985大学基础上新增云南大学、新疆大学、郑州大学3所大学。“一流学科建设高校”重在优势学科建设,促进特色专业发展,共计95所。除了大部分的211大学,还包括了26所专业优势明显的高校,其中包含6所艺体类高校:中国音乐学院、中央美术学院、中央戏剧学院、上海体育学院、上海音乐学院、中国美术学院。

3、985、211大学不再评选,“双一流”大学名单动态变化

985、211大学名单确定已有近20年,这两项工程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,但由于名单固化因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。很多非985、211高校发展很快,但是受制于“非重点”“非部属”的标签,学校办学实力并不为社会所认可,引起了诸多地方大学的不满。

而“双一流”大学名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,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的。教育部明确提出:“双一流”建设以学科为基础,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,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,对实施有力、进展良好、成效明显的,加大支持力度;对实施不力、进展缓慢、缺乏实效的,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。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、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,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。建设期末,将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,重新确定下轮建设范围, 有进有出,打破身份固化,不搞终身制。目前,211工程和985工程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。
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。
▍相关推荐
更多资讯 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