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很多年后,回想起无比尴尬和羞愧的今天,我会对自己说,‘我可是那个开过直播、翻过车的吴晓波’。”上周,在公众号上的文章《十五罐》里,吴晓波用这个《百年孤独》起首的经典句式,来调侃自己首场直播遭遇的“滑铁卢”。为了上月末的一场 “新国货首发”直播,尽管吴晓波事先做足了功课,铆足了劲,还花大价钱投放广告,最终还是“翻车”了。一个销售某国产品牌奶粉的商家,在这场直播里交了60万坑位费,最后只卖出15罐。不过,这场直播至少说明,这名前商业记者、知名财经作家至今依然保持着敏锐的嗅觉,直播火了,他就做直播,就像他之前快速投身自媒体,以及更早的时候果断投资房产一样。但在一件事情上,吴晓波一直保持着极为稳定的节奏,那就是出书。最近,这位著作垒起来已可“等身”的财经作家又写了一本新书。
和以往吴晓波写的商业史、企业史不同,《影响商业的50本书》其实是以一本书的形式做了一份书单。从上千本经济、商业类图书里,他挑出了50本,用以勾勒200多年来经济理论和商业知识的进化与迭代。其中包括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·斯密的《国富论》、托克维尔的《旧制度与大革命》、费孝通的《江村经济》、托马斯·皮凯蒂的《21世纪资本论》以及他自己的成名作《激荡三十年》。他精读过其中的每一本书,并用大众能够接受的生动语言把书的内容与意义表述出来。
吴晓波说,写作这本书缘起于很多年轻人提出的共同问题:“我该读哪些书,能不能开一份书单?”在他看来,这个问题就像“如何度过一生”一样,“属于一个特别私人而必须自己回答的问题”。
但他还是尝试用一本新书,来回答这个问题。
第一财经:现在,阅读经典、阅读纸质书的风气似乎越来越淡,静心读完一本书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艰难的事。相比你书中整理的这些经典,大家可能更容易接受你挂在网上的音频和视频。而你本人也很早体察到了阅读和观看趋势的变化,成功转型新媒体,不论是“吴晓波频道”还是“890新商学”,都做得有声有色。那么,阅读这些大部头,对你自己又意味着什么?
吴晓波:我认为阅读经典和形成系统性的思想结构,是成年人必须完成的自我成长功课。生活的碎片化绝对不意味着思想的碎片化。
中国的企业家群体绝大部分都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商学院教育。因为时代的原因,很少有人能够具备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,特别是商业思想体系。
但是我觉得这个工作非常重要,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心所在。关于阅读的介质,有些年轻的朋友在手机上看电子书,可能已经没有纸质阅读的习惯,我觉得也挺好的,这也是一种思想体系的建构路径。
当我们的商业世界越来越复杂的时候,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,帮你应对自我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变化。
就现代人而言,一个人在30岁以后,想要再有非常完整的时间来建设自己的知识结构,其实不容易,工作的压力、生活的压力,导致兴趣不断转移。所以,你的思想体系很可能在30岁之前就建立了,30岁之后,知识提升是零碎的,基本上此后终身都是零碎的,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挺残酷的一个现实。
如果你20多岁的话,我是建议能够把一些时间从手机中摆脱出来,回到图书馆,回到书本上。因为你年纪轻,比较幸福,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浪费,可以消耗,可以建设自己的思想体系。
不过,我们还是要知道,每一本书也都是有时代的局限性,不是说都是真理。局限性有它的“好处”,就是它在某个“局”里面,它有自圆其说的部分。
我们的人生也好,做商业也好,都要寻找一种模型,一种路径。那么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很多人,他们对世界的描述,对某种商业模式的描述,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一种方法论上的视角。
第一财经:书里写到的这50本书,是你在什么契机下读到的?
吴晓波:这50本书是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遇到的。
有些在大学时期就接触过,甚至精读过;有些呢,读过但并没有读过全本,比如《资本论》;还有一些书,是在我30年的工作过程中,随着它们的流行和我工作的深入了解到的。所以,它们如同我生命中一些亲切的陌生人,偶然进入,从未离去,远远地站在那里,像一个个长满了记忆青苔的木桩。
然后这一次,我从上千本书里面把它摘取出来,试图形成一个带有节点性的知识图谱。
我为什么要重读这些作品,借用卡尔维诺在《为什么读经典》中的一段话来解答。他认为,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,往往价值不大,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耐心、精神不能集中、缺乏阅读技能,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。但是,它们将在我们的身体里起作用,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,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在机制的一部分恒定事物,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。所以,就如同他所说,“一个人的成年生活,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”。
第一财经:这些书可能仅仅是你阅读版图中的一小部分,你是如何做选择的?
吴晓波: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让大家从当下抽离出来,看一看整个商业世界几百年来的思想变化和商业模式的迭代,并能够基于此做出更长期的理性判断。
我也正好借着写这本书的契机,重新梳理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。
比如关于信息化革命,我选了几本书,一本是《第三次浪潮》,出版于1980年代初。1987年,我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读到这本书,这是80年代的人对信息化革命的一种看法。阿尔文·托夫勒说电脑不再是一个硬件,它会变成媒介,书中有许多类似的超前观点。
第二本我推荐了凯文·凯利创作于1994年的《失控》,这个时候人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已经更进一步了。KK更有互联网的思维,他认为未来可能每一个商品中都会有一个传感器,然后第一个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。
第三本是2005年库兹韦尔的《奇点临近》,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思考一个问题:机器的运转速度可能会超过人脑的速度,出现人工智能,甚至机器将拥有智力。在KK的书里面还看不到这样的设想。
再下一个阶段,我推荐了2016年尤瓦尔·赫拉利的《未来简史》,他开始警告说人会变成无用之人,整个社会可能产生一种更大的迁移,以至于人类的一些基本的挑战,战争、饥饿、瘟疫的挑战,很可能被机器对人的挑战替代。
这4本书是在我生命的不同时期读到的,但是如果你把它们放到一起,你会看到内在的逻辑。
关于中国问题也是如此。我选了一些书,首先是费正清的《美国与中国》,他是最早对中美问题进行研究的人,提出了中国现代化是一种“冲击反应模式”;然后,我又选了一本彭慕兰的《大分流》,他谈到另外一个观点,认为所谓历史其实从1820年以后,东西方走向了不同的道路;最后,我选了基辛格的《论中国》,他提出了“例外论”,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于西方世界来讲是一个意外,并谈到了应该避免“修昔底德陷阱”,等等。
我觉得这些观点、洞见,很多时候也体现为生活中的一种谈资,人们可能会感到似有耳闻,但是假如把它们放置在一个话语体系里面,个体的历史感就会加强一些。
第一财经:你有什么独特的阅读习惯吗?
吴晓波:关于阅读,我有两点体会:第一,一定要多读书,而且体系地去阅读。第二,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怎样多读书呢?找你喜欢的作品去阅读。要是你找了一本书,看了15分钟就睡着了,说明你跟它没有缘分,你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。我们不需要学习世界上所有的知识,所以一定要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,不一定是商业类书籍。比如,你在金庸的小说里面也看到很多商业的启示,看到很多人性的东西,这样的阅读也很好。看金庸的小说,或者看历史故事,都很好,但是一定要专门找你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去看。
第二,带着问题阅读,效果会更好。我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也会经常碰到问题。比如,碰到组织问题,我就去找一些跟组织相关的书,或者跟一些老师做交流,我会问:老师你看我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,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我?老师就会推荐某某某的书,我就找来看。
我阅读效率最高的时候,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。我们的管理者们,看书可能会有更多的代入感,有更多的切身体会,这样也有助于理解内容。所以我觉得要建立自己的商业认知,第一要读书,第二绝对不能很痛苦地读书。怎么能够不痛苦?要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要带着问题去阅读。
《影响商业的50本书》
吴晓波 著
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