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JAVA是一门优秀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,针对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会有很多中解法,但是哪种实现方法是最优的或近似最优的,就需要不断的探究JDK的底层原理。本文针对提出了一些改善Java的小建议。希望可以为大家在平时的开发实践中提供一些小帮助。
用整数处理货币
大家考虑以下代码输出的值是多少?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ystem.out.println(10.00-9.60);
}
实际结果: 0.40000000000000036
原因:
计算机中浮点数有可能是不准确的,因为计算机中浮点数的存储规则导致的。 0.4的二进制是:0.0110……
乘2取整,顺序排列
解决方案:
- 使用BigDecimal
- 使用整型(把参与运算的值扩大100倍,并转为整型,然后在展现时再缩小100倍,这样处理的好处是计算简单,准确,一般在非金融行业(如零售行业)应用较多)
根据国际标准IEEE(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)规定,任何一个浮点数NUM的二进制数可以写为:
NUM = (-1) ^ S * M * 2 ^ E;//(S表示符号,E表示阶乘,M表示有效数字)
①当S为0时,表示一个正数;当S为1时,表示一个负数
②M表示有效数字,1<= M <2
③2^E表示指数
比如十进制的3.0,二进制就是0011.0 就可以写成(-1)^ 0 * 1.1 * 2 ^ 1
在比如十进制的-3.0,二进制就是-0011.0 就可以写成(-1)^ 1 * 1.1 * 2 ^ 1
而规定float类型有一个符号位(S),有8个指数位(E),和23个有效数字位(M)
double类型有一个符号位(S),有11个指数位(E),和52个有效数字位(M)
边界值校验
public class Demo {
// 一个会员拥有产品的最多数量
public final static int LIMIT = 2000;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 会员当前用有的产品数量
int cur = 1000;
Scanner input 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System.out.println("请输入需要预定的数量:");
while (input.hasNextInt()) {
int order = input.nextInt();
if (order > 0 && order + cur <= LIMIT) {
System.out.println("你已经成功预定:" + order + " 个产品");
} else {
System.out.println("超过限额,预定失败!");
}
}
}
}
原因:
数字越界使校验条件失效,输入2147483647的边界值
建议:
如果一个方法接收的是int类型的参数,那么以下三个值是必须测试的:
- 0
- 正最大
- 负最小 其中正最大、负最小是边界值
提防包装类型的null值
public static int testMethod(List<Integer> list) {
int count = 0;
for (int i : list) {
count += i;
}
return count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List<Integer> list = new ArrayList<Integer>();
list.add(1);
list.add(2);
list.add(null);
System.out.println(testMethod(list));
}
原因:
在程序for循环中,隐含了一个拆箱过程,在此过程中包装类型转换为了基本类型。我们知道拆箱过程是通过调用包装对象的intValue方法来实现的,由于包装类型为null,访问其intValue方法报空指针异常就在所难免了。
方案:
加入Null的校验。
用偶判断,不用奇判断
需要了解Java后者任意编程语言对于取余的算法实现。大家可以参考程序语言中的取余是如何实现的。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canner input 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System.out.println("请输入多个数字判断奇数偶数:");
while (input.hasNextLine()) {
int i = input.nextInt();
String str = i + "->" + (i % 2 == 0 ? "偶数" : "奇数");
// String str = i + "->" + (i % 2 == 1 ? "奇数" : "偶数");
System.out.println(str);
}
}
谨慎包装类型的大小比较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Integer i = new Integer(100);
Integer j = new Integer(100);
compare(i, j);
}
public static void compare(Integer i, Integer j) {
System.out.println(i == j);
System.out.println(i > j);
System.out.println(i < j);
}
运行结果:
问题:
- i==j:在java中"=="是用来判断两个操作数是否有相等关系的,如果是基本类型则判断值是否相等,如果是对象则判断是否是一个对象的两个引用,也就是地址是否相等,这里很明显是两个对象,两个地址不可能相等。
- i>j 和 i<j:在Java中,">" 和 "<" 用来判断两个数字类型的大小关系,注意只能是数字类型的判断,对于Integer包装类型,是根据其intValue()方法的返回值(也就是其相应的基本类型)进行比较的(其它包装类型是根据相应的value值比较的,如doubleValue,floatValue等),那很显然,两者不肯能有大小关系的。
方案:
问题清楚了,修改总是比较容易的,直接使用Integer的实例compareTo方法即可,但是这类问题的产生更应该说是习惯问题,只要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就应该采用相应的方法,而不是通过Java的默认机制来处理,除非你确定对此非常了解。
优先使用整型池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canner input 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while (input.hasNextInt()) {
int tempInt = input.nextInt();
System.out.println("n=====" + tempInt + " 的相等判断=====");
// 两个通过new产生的对象
Integer i = new Integer(tempInt);
Integer j = new Integer(tempInt);
System.out.println(" new 产生的对象:" + (i == j));
// 基本类型转换为包装类型后比较
i = tempInt;
j = tempInt;
System.out.println(" 基本类型转换的对象:" + (i == j));
// 通过静态方法生成一个实例
i = Integer.valueOf(tempInt);
j = Integer.valueOf(tempInt);
System.out.println(" valueOf产生的对象:" + (i == j));
}
}
现象:
大于127的数字和128和555的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却不是同一个对象。
说明:
127的包装对象是直接从整型池中获得的,不管你输入多少次127这个数字,获得的对象都是同一个,那地址自然是相等的。而128、555超出了整型池范围,是通过new产生一个新的对象,地址不同,当然也就不相等了。
整型池的好处:
提高了系统性能,同时也节约了内存空间
优先选择基本类型
public class Demo7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emo7 c = new Demo7();
int i = 140;
// 分别传递int类型和Integer类型
c.testMethod(i);
c.testMethod(new Integer(i));
}
public void testMethod(long a) {
System.out.println("基本类型的方法被调用");
}
public void testMethod(Long a) {
System.out.println("包装类型的方法被调用");
}
}
原则:
使用包装类型确实有方便的方法,但是也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困惑,比如我们这个例子,如果testMethod()的两个重载方法使用的是基本类型,而且实参也是基本类型,就不会产生以上问题,而且程序的可读性更强。自动装箱(拆箱)虽然很方便,但引起的问题也非常严重,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执行的是哪个方法。
其他建议:
如果需要使用高效的包装类集合,推进使用fastutil。Maven坐标:
<dependency>
<groupId>it.unimi.dsi</groupId>
<artifactId>fastutil</artifactId>
<version>8.5.8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不要随便设置随机种子
原则:
因为产生的随机数的种子被固定了,在Java中,随机数的产生取决于种子,随机数和种子之间的关系遵从以下两个原则:
- 种子不同,产生不同的随机数
- 种子相同,即使实例不同也产生相同的随机数
看完上面两个规则,我们再来看以下这个例子。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Random r = new Random();
Random r = new Random(1000);//产生的随机数的种子被固定了
for(int i = 1; i <= 4; i++){
System.out.println("第" + i + "次:" + r.nextInt());
}
}
会发现问题就出在有参构造上,Random类的默认种子(无参构造)是System.nonoTime()的返回值(JDK1.5版本以前默认种子是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的返回值),注意这个值是距离某一个固定时间点的纳秒数,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有不同的固定时间点,也就是说不同的操作系统其纳秒值是不同的,而同一个操作系统纳秒值也会不同,随机数自然也就不同了.
顺便说下,System.nonoTime不能用于计算日期,那是因为"固定"的时间是不确定的,纳秒值甚至可能是负值,这点与System.currentTiemMillis不同。
new Random(1000)显示的设置了随机种子为1000,运行多次,虽然实例不同,但都会获得相同的四个随机数,所以,除非必要,否则不要设置随机种子。
结束语
本文简单介绍了部分在实际开发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些改善Java代码的小技巧或者规范。Java中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知识点,不断学习不断成长。